全球范围内所有接入互联网的电脑,都经历了一个仿佛噩梦般的周末。电脑被入侵、文件被锁定,黑客直言不讳地进行勒索…一场席卷全球的病毒袭击,为互联时代的世界,为物联网、移动支付等依赖网络的新趋势敲响了警钟。
席卷全球,WannaCry病毒来势汹汹
WannaCry 病毒(又名:Wanna Decryptor),是一种“蠕虫式”的勒索病毒软件, 它会扫描电脑上的TCP 445端口(Server Message Block/SMB),通过“EternalBlue”(永恒之蓝)漏洞进行入侵和传播。WannaCry病毒会加密电脑上存储的文件,并要求以比特币的形式支付赎金。
接入互联网的国家大都未能幸免。据统计,WannaCry病毒攻击了全球至少150个国家,影响到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(NHS),我国的金融、能源、医疗等数个行业…特别是校园网用户,大量的实验室数据和毕业设计被锁定加密,损失难以估量。

WannaCry的肆虐,让我们想起了历史上著名的熊猫烧香病毒。虽然自诞生至今,互联网环境日趋完善,但是各类病毒的威胁却仍然猖獗。
物联网,安全警钟长鸣
眼下,WannaCry病毒的威胁已经逐步得到控制。但是在物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,其面临的安全威胁却让我们时刻不能放松警惕。根据IDC的数据,2020年全球将有近300亿台设备接入物联网,这其中包括了街头的摄像头、共享单车以及我们密切接触的智能手环等等。
与传统互联网相比,接入物联网的设备类型更多,接入技术也更加广泛。一方面,市场上LoRa、NB-IoT、RFID、WiFi、5G等技术标准共存并且都有广泛的应用,无形中提高了物联网的复杂度;另一方面,物联网中的信息更贴近日常的生产和生活。今天WannaCry所支配的感染对象,明天就可能演变成为黑客控制街头的摄像头,后果难以想象。
